聚氨酯树脂用于生产胶浆
二、 生产工艺流程(以溶剂型双组分聚氨酯胶浆为例)
-
组分A(主剂/羟基组分)制备:
- 投料与预分散: 将计量好的多元醇(聚酯或聚醚)投入反应釜,加入部分溶剂稀释。启动搅拌,加入填料、颜料、增粘树脂等固体或粘稠物料。
- 研磨分散: 将混合物送入砂磨机或三辊研磨机进行精细研磨分散,达到要求的细度(通常<50μm)。
- 调配: 研磨合格的浆料转移至调漆釜。加入剩余的溶剂、催化剂、流平剂、消泡剂、增塑剂等助剂。搅拌均匀。
- 调整粘度与固含量: 根据配方和客户要求,加入溶剂调整到目标粘度和固含量。
- 过滤与包装: 经过滤网(如100-200目)过滤去除杂质,包装入桶。标记为组分A。
-
组分B(固化剂/异氰酸酯组分)制备:
- 稀释: 将计量好的多异氰酸酯(如MDI、HDI预聚体或加成物)投入反应釜,加入计算量的溶剂(通常为乙酸乙酯或丙酮)进行稀释。
- 调整-NCO含量: 通过溶剂稀释或加入部分低分子量多元醇轻微反应,调整到目标-NCO含量(通常在10%-20%范围内)。
- 包装: 搅拌均匀后过滤、包装入桶(通常为小桶)。标记为组分B。
-
胶浆使用(客户现场):
- 配胶: 按照供应商提供的比例(如 A = 10:1 至 5:1,重量比)准确称取组分A和组分B。
- 混合: 将两组分充分搅拌均匀(建议使用机械搅拌)。混合后即开始化学反应。
- 熟化(适用期): 搅拌均匀后,通常需要静置熟化几分钟至几十分钟(具体时间受温度、催化剂用量影响)。熟化让反应初期产物产生,提高对基材的润湿性,使粘度达到最佳施工状态。适用期是指混合后粘度增长到难以施工的时间(通常在几十分钟到几小时)。
- 涂布: 在适用期内,将胶浆均匀涂布在被粘物表面(单面或双面涂布)。
- 晾置(开放时间): 让溶剂挥发掉大部分,胶膜达到“指触干”(粘手但不转移)。
- 贴合与加压: 将两个涂胶面贴合在一起,施加一定的压力(辊压、平板压、气囊压等),使胶膜充分接触并排出空气。
- 固化: 在压力下保持一段时间后移除压力,让胶粘剂在室温或适当加热条件下继续完成固化反应(通常24-72小时达到最佳性能)。加热可显著缩短固化时间。
- 上一篇:没有啦
- 下一篇:聚氨酯树脂物理性能特点 2025/7/3